在路上自驾游俱乐部

标题: 令人心醉神迷的珍珠 [打印本页]

作者: 及时雨    时间: 2016-10-19 07:48
标题: 令人心醉神迷的珍珠
本帖最后由 及时雨 于 2016-10-19 07:50 编辑

      珍珠是唯一既不能被切割,也不能被抛光的纯天然美丽宝石。5000多年来,人类为充满神秘色彩的珍珠着迷,却对它知之甚少。很少有人知道,所有的软体动物贝类都可以产生珍珠!更鲜为人知的是,珍珠绝不是包裹着一粒沙子就可以形成的。谁真正了解珍珠如何形成的真相?

2016中卡文化年是中国与卡塔尔之间在文化和外交领域为期一年的庆祝活动,本次展览作为活动的一部分,集中展出了来自卡塔尔博物馆的130件藏品及中国国家博物馆的1件藏品。

各种不同软体动物的珍珠


阿拉伯海湾盛产完美无暇的天然珍珠,1970年之前,珍珠一直是卡塔尔重要的收入来源。本次展览中有奥地利女大公爵Marie Valerie佩戴过的头冠,来自欧洲君主国的6顶王冠,更不乏Cartier和Bulgari的作品,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是一尊明代万历年间为孝靖皇太后制作的凤冠,镶嵌的珍珠超过5000颗。


珍珠的诞生

大多数珍珠的产生是由于寄生虫意外侵入贝壳而引起的。寄生虫在生长的同时能够破坏“外套膜”,就是分泌外壳物质的器官。寄生虫替代了贝壳的表皮细胞,这些“脱落”的细胞继而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然后陷入外套膜中产生珍珠质,其结果就是珍珠的形成。然而,这种意外是非常罕见的。捕捞数以千计的贝壳才能够找到一颗优质的珍珠。

鲍鱼壳里寄生虫形状的天然珍珠

新西兰

一个独特的自然历史珍宝:这个鲍鱼(鲍属)已被寄生虫侵入,进入动物的涡纹内。作为动物对入侵者的本能反应,6厘米长的寄生虫已经完全被珍珠母覆盖融为一体。


有鱼珍珠的太平洋大珍珠牡蛎

印度尼西亚

这件大珠母贝标本是个真正的自然历史的珍宝:鱼被困在牡蛎里变成了珍珠。通过X射线观察可以显示出鱼的完整骨骼。


珍珠的成分

珍珠由碳酸钙(90-92%)、水(4-5%)和类似于人类指甲的有机物贝壳硬蛋白(4-5%)组成。水分子牢固的结合在珍珠中,只有当温度超过120°C时才会挥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珍珠可能会脱水、开裂。

珍珠的颜色是由有机化合物决定的,例如黑珍珠就含有黑色素。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可能会引起珍珠褪色。珍珠结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骨珠,由薄片状的多层微观晶体构成;另一种是瓷珠,由针状的晶体在表面垂直排列构成。

角赤旋螺贝壳及其珍珠

菲律宾

角赤旋螺是一种美丽的腹足动物(海蜗牛),它只生产少量珍珠。


历史中的珍珠

中世纪的珍珠

海湾地区的珍珠通过穆斯林国家、拜占庭(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和意大利威尼斯之间的贸易征服了基督教统治下的欧洲。海湾地区的珍珠得到了高度的评价,不仅被国王和王后佩戴,而且被用于装饰教堂内的圣骨匣和教会珍宝。珍珠的起源仍然是个迷。最流行的解释是“露珠”(drops of dew)假说。想象在夜晚的大海上,牡蛎浮到海面,张开贝壳呼吸,露珠滴落到牡蛎里变成了珍珠。这个传说起源于印度,在二十世纪初盛行于海湾地区。

拜占庭式绿宝石十字项链吊坠

拜占庭 七世纪

整个十字架由一圈天然海湾珍珠包裹。


珍珠和象征意义

珍珠以其纯洁象征着圣母玛利亚,又以其完美象征着耶稣。欧洲的国王和王后们佩戴珍珠以彰显他们在其王国内宗教保护者的身份。伊斯兰教国家也使用珍珠,以其作为上帝形象的完美象征。潜水寻找珍珠的采珠人成为了追寻上帝和道义上的成就的象征。珍珠采集工作和伴随着的危险在波斯(今伊朗)的苏非派(Sufi)诗歌里被赞颂。在中国,珍珠则是智慧的象征,也被和龙联系在一起。

罗马金手镯

可能是罗马时期中东地区 三世纪

手镯由纯金制成,器身中部有一圈由金丝固定的海湾珍珠。虽然历经千余载,但手镯依旧保存得异常完好。


意大利 十七世纪初

公鸡和母鸡形象象征新婚夫妻。巴洛克式(不规则形)珍珠的使用展示了珠宝匠人将自然寓于艺术作品之中的超凡技能。这种吊坠从十六世纪后半期到十七世纪一直非常流行,尤其是在西班牙、德国和荷兰等地。


其他捕捞地区

十六世纪,由于在美洲的巴拿马、洪都拉斯和墨西哥等地发现了新的牡蛎繁殖地,珍珠产量大增。太平洋地区的珍珠体积比海湾地区地区的更大,在这些海域(巴拿马、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生活的是体型非常大的大珠母贝牡蛎(Pinctada maxima oyster),比海湾的牡蛎品种大得多。十九世纪,珍珠母(mother-of-pearl)产业对珠母贝的强烈需求引起了太平洋地区对大珍珠牡蛎的过量捕捞。这带来的副作用是,高品质的珍珠很少再被发现。

1913年

玛丽 ·瓦莱瑞是奥地利皇帝弗兰兹 ·约瑟夫一世和他的妻子伊丽莎白(茜茜公主)最喜欢的孩子。头冠以金、银、钻石和来自太平洋的牡蛎所产的大颗珍珠组成。由科彻特在维也纳设计。


罗斯伯里夫人的珍珠王冠

英国 1878年

这是已知珍珠王冠中最非凡的。由六个连珠形排列的钮扣形天然珍珠、老矿式切磨钻石,以及七个可拆卸的渐变水滴状的天然珍珠和钻石组成。这顶华丽的王冠还可以变换成一条项链。王冠上的珍珠来自于太平洋的珍珠牡蛎(大珠母贝)。


斯宾塞伯爵夫人头冠

英国 约1890年

头冠上镶嵌着钻石与天然海湾珍珠,金银光辉相间其中。这顶头冠由雷恩•斯宾塞伯爵夫人佩戴。她是已故威尔士王妃戴安娜的继母和知己。戴安娜王妃也曾有几次佩戴过此顶头冠。


欧洲珠宝

起初,珍珠是在欧洲各国统治者家族中受欢迎的皇家宝石。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十九世纪,珍珠又吸引了在欧洲和美国兴起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注意。珍珠是蓬勃发展的珠宝首饰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出现在蒂芙尼、尚美、卡地亚和其他著名珠宝品牌的展厅里的醒目位置。从1920年至今,天然珍珠一直是个成熟的珠宝细分市场,消费者们愿意支付昂贵的价格去购买那些稀有的珍珠饰品。如今,对古董首饰的回收利用几乎已成为天然珍珠的唯一来源了。

飞翔的丘比特项链

德国 十六世纪晚期

杰出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项链,采用珐琅彩金工艺并配以天然海湾珍珠制成。吊坠表现了丘比特正在张弓射箭的形象。


钻石和珍珠花结

巴黎 约1860年

这种花结曾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的时代非常流行,在欧也妮王后时代复兴。


牛角、珍珠、钻石和黄金头饰

约1905年

保罗•利埃纳尔设计。


一个漫长故事的终结

十九世纪是海湾地区珍珠捕捞业的黄金时期,因为当时对珍珠的需求量很大。究其原因,是欧洲和美国出现了富有的工业资产阶级,在欧洲有阔绰的贵族阶层,同时印度的王公贵族从莫卧儿王朝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变得富可敌国。他们收购大量的珍珠来装饰他们的家具、他们的地毯、他们的妻子以及他们自己。

怀表

伦敦 约1800年

表由珐琅彩金和珍珠制成,由威廉•安东尼设计。它是为北京中国宫廷特制系列手表中的杰出的典范。表身以无数半剖的海湾珍珠进行装饰,正中心处镶嵌钻石。


1918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年开始的席卷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危机,对珍珠牡蛎的过度捕捞,以及御木本公司开始大量生产人工养殖珍珠,所有的这些标志着海湾地区珍珠捕捞业的终结。与此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海湾地区的石油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由此获得的经济收入大大超过了危险系数很高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珍珠捕捞业。

蝴蝶结式胸针

巴黎 约1900年

白金、钻石和天然海湾珍珠制成。由尚美公司设计。


天然淡水珍珠

淡水珍珠

淡水珍珠的存在几乎是不为人知的。绝大部分珍珠蚌生活在北半球的河流和湖泊中,如在德国、苏格兰和俄罗斯的大部分地区,河流中就生活着大量的珍珠蚌。在这些地区,数以十亿计的珍珠被采集,并以刺绣的方式装饰在宫廷织物和宗教物品上。俄罗斯的珍珠远销西藏地区,并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在北美洲,生成天然淡水珍珠的各种蚌类主要生活在密西西比河和阿肯色河。1850年至1900年是其全盛时期,这些淡水珍珠被用来装饰华美的“新艺术主义”(Art Nouveau)珠宝。时至今日,大部分的淡水珍珠蚌类都已濒临灭绝。继日本于东京附近的琵琶湖成功实现了珍珠蚌的人工养殖之后,在中国也以淡水珍珠蚌的养殖为基础,实行了广泛的珍珠养殖项目。

蒂芙尼胸针

纽约 约1890年

密西西比河与阿肯色河的天然淡水珍珠。


在西藏

在西藏地区,珍珠是所有宝石中最为稀有的。它被用作贵族妇女的头饰,或是装点男子的耳环,也用于装饰珍贵的黄金圣物匣。出产珍珠的淡水蚌类生活在西藏和中亚地区的河流与湖泊里。今天,大多数这些蚌类已经灭绝了。

女性头饰

西藏安多地区 1900年

这件头饰非常罕见,可能是一位年轻女孩穿戴的饰物,通体用天然淡水珍珠串成,顶部还有琥珀、珊瑚和绿松石等。


藏族头饰

西藏拉萨 1945年前

由天然淡水珍珠、绿松石和玉石吊坠组成。这件引人注目的贵族女性头饰一直被佩戴着,如本展厅内横幅上的插图所示。它是一件非常珍贵的展品,由无数中国河流和湖泊中的蚌类所产的天然珍珠制成。只有不到10件这种奢侈的珠宝首饰保留了下来。


养殖珍珠

通过人工干预引发珍珠形成的尝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中国培育养殖珍珠的母贝是一种生命力很顽强的蚌类,并且特别易于在湖泊和水稻田里移植存活。由于采用新的技术并通过基因研究选择更好的牡蛎,中国现今能够为市场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天然紫色的珠宝级别珍珠。

当代珠宝饰品的杰作:“冰封”项链

2011年

这件饰品展示了冬天里冰晶在树木枝干上不断生长的状态,数千颗中国养殖珍珠被紧密地固定在氧化银质模拟树枝上。设计师杨森寿是越南裔德国艺术家,以冰封系列作品赢得了许多珠宝设计比赛大奖。






欢迎光临 在路上自驾游俱乐部 (http://wuhanch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